“十四五”以来,兴安街道围绕“就业”与“养老”两大民生重点,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民生改善与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良性互动。
初冬时节,兴安街道北辰小区、亚兴国际嘉园小区的闲置商厅及玻璃通道内暖意融融,100余名居民正在为桔梗去皮。街道将这些闲置空间快速改造为临时务工点,让“沉睡资源”变身“就业阵地”,惠及季节性赋闲人员、居家妇女等群体,实现增收顾家“两不误”。

务工人员赵贵明表示:“之前在工地干活,现在正赶上工地收尾,在家没活干了,街道组织撸桔梗我就来了。”
“这些务工岗位均在‘家门口’,务工人员往返便捷,还能兼顾家庭日常;且此次用工需求大约将持续到年底,为居民提供了稳定的务工机会。既帮助桔梗种植户有效解决农村季节性用工难题,又让居民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切实拓宽了增收渠道。”兴安街道兴乡悦城乡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斯超告诉记者。
“十四五”时期,兴安街道针对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不均、群众就业需求多样化的现状,创新工作方法,有效破解就业难题,拓宽居民增收渠道。街道主动搭建城乡劳务对接平台,组织城区闲置劳动力下乡支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截至目前,兴安街道“兴乡悦”城乡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已储备务工人员860余人,累计向中藜高科、光伏基地等用工单位输出务工队伍74批3486人次,直接带动居民增收49.6万元,同时,街道构建“需求+就业+培训”全链条服务模式,通过精准摸排居民技能现状与求职意向,主动对接商户企业收集“需求订单”,据此开展面点、电商等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定向技能培训,累计培训超410人次。同时,街道创办的“梦圆365”社区技能夜校,在14个社区轮回开设面点、月嫂、护工、书法等几十类课程,让居民们可以每日学一艺,天天有新意。

“我们以‘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支点,依托网格建立‘一格一群’联络机制。线上整合就业平台与小程序实现‘码上求职’,线下由网格员定向推送信息,彻底改变了‘马路牙子等活’的现状,使就业服务更加精准、便捷、有温度,有效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兴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小强表示。
在养老服务领域,兴安街道依托“15分钟社区生活圈”,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专业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完善“1+6+N”服务网络,建成1个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6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以及多个居家养老服务网点,有效缓解家庭照护压力。同时,街道针对老年人需求,综合开展助餐、配餐、日间照料、家政服务、康复理疗、文化娱乐等20余项普惠性服务,打造老年食堂,设置各类活动室。此外,街道还开展“银龄守护”行动,组织乡村体验、节庆参观等主题康养活动,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

黄小强说:“‘十四五’时期,兴安街道通过推动就业与养老服务工作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形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强大合力。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引入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就业培训与养老服务。与京东家政等龙头企业合作拓展就业渠道,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组建志愿者队伍补充服务力量,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的基层治理新生态,持续增强了民生服务的韧性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