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松山  >  松山概况 > 正文

区域变迁

来源:松山区地方志    发布时间:2025-11-21 11:01   

【区域变迁】  辽开泰二年(1013年),首置松山县以后,区域基本固定,后辽、金、蒙古相继统治,松山县建置延续,由于辽、金、蒙古时期关于松山县之史料欠缺,区域面积有待考证。

清崇德元年(1636年),翁牛特部分置左、右翼二旗,区境属翁牛特右翼旗。境域:东至拨尔120里接敖汉旗界;南至土灵格尔岭80里接喀喇沁右旗界;西至鄂拉泰阿玛120里接围场界;北至温达而华80里接克什克腾旗界;东南至乌兰索垦90里接敖汉旗界;西南至贺尔苏图岭60里接喀喇沁右旗界;东北至卓索河源60里接翁牛特左翼旗界;西北至扎萨哈喇古勒140里接克什克腾旗界。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易乌兰哈达厅为赤峰县。辖翁牛特左、右翼二旗和巴林旗。境域:东至伯海接建昌界120里,南至杜栗子沟接平泉州界60里,西至柴火峦子接围场界150里,西北至启布求接围场县界180里,北至昭苏官地120里,又北至翁牛特左翼旗巴林界380里。后县境曾扩及阿鲁科尔沁旗、克什克腾旗。县境东西270里,南北320里,至巴林旗北境700里。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8年)十二月,升赤峰县为赤峰直隶州,辖林西、开鲁二县。境域:东及东南界朝阳府建平县,南界平泉州,西南界隆化县,西界围场,西北界阿巴阿那右旗,东北界奉天、洮南府科尔沁。

中华民国2年(1913年)7月,撤赤峰直隶州,复为赤峰县,辖翁牛特左、右二旗。境域:东北与开鲁县相连,东南与建平县毗邻,西与围场县接壤,西北与经棚县搭边,北与林西县为界。东西平均155千米,南北平均115千米,总面积17825平方千米。

中华民国22年(1933年)3月,伪满洲国将翁牛特左旗划归兴安西省,翁牛特右旗与赤峰县建置并存。境域:东邻新惠至小哈拉道口,距县90余千米,以老哈河为界;南接宁城以老爷岭分水岭与喀喇沁旗为界,距县25千米;西毗围场至苍图梁,距县75千米,迤北以大苏太梁为界;西北与克什克腾旗为界;北邻乌丹至北井,以羊肠子河为界,距县45千米。东西相距约145千米,南北相距约65千米,总面积9425平方千米。

1958年12月,改赤峰县为赤峰市。赤峰县所属官地、岗子、台子、东山、大碾子、桥头、西山、解放营子乡划归翁牛特旗。原属翁牛特旗的哈拉道口、乌敦套海乡,喀喇沁旗的平庄镇、美丽河乡、太平地乡全部以及五家乡、乃林乡部分地区划入赤峰市。

1962年9月,赤峰市县分置。翁牛特旗所辖官地、岗子、大碾子公社划归赤峰县。1963年,调整行政区划,玉田皋、乌敦套海公社划入翁牛特旗。

1964年7月,赤峰市辖穆家营子、五三、美丽河、建昌营公社划归赤峰县。

1983年12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改昭乌达盟为赤峰市,改赤峰县为赤峰市郊区。建昌营、美丽河、小五家、哈拉卜吐公社和太平地公社的兴隆坡、大北海、哈拉木头、风水沟大队划归元宝山区;当铺地公社的哈达和硕、穆家营子公社的六大份大队划归红山区。全区境域为东西最长152.5千米,南北最宽77千米,总面积5955平方千米。

2005年10月,文钟镇划归红山区。至此,全区境域为东西最长152.5千米,南北最宽77千米,总面积5618平方千米。

至2019年12月31日,经第三次国土调查,松山区国土面积为5628.76(取整数为5629)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