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市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按照《赤峰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赤营组办发〔2019〕2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八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以便民利民为导向,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四级一体化改革。一是拓展电子政务外网延伸覆盖范围。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和市政务服务网络平台,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建设完成覆盖全市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满足业务量大、实时性高的网络应用需求。二是按照行政审批“三级五同”的工作要求,完善规范事项基本要素,市、县、乡三级共有的权力事项,其名称、类型、依据、办理要件和流程要完全相同,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动审批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改革,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三是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入实体大厅和平台办理,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事项要全部进驻本级中心,通过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对外提供服务,实现“三集中,三到位”,坚决杜绝“两头受理”和“体外循环”。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 “最多跑一次”。(牵头领导:王利;牵头部门:区政务服务局;责任部门:区政府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二)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一是充分发挥商业行业协会统筹协调职能,适时适地为行业系统企业开展代办、帮办、跑办服务。设立园区政务服务分厅,对各园区内项目开展代办、帮办、跑办服务,为各园区产业开通绿色审批通道。解决各园区内项目落地时限过长、需要来回跑多个部门、重复提交多份材料等问题。二是探索工业企业投资项目报建阶段告知承诺审批制,建立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事中事后监管有效约束、全程靠前服务为核心的管理服务模式,实行“先建后验”。三是在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各类园区开展报建审批区域性统一评估试点,统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矿产压覆、文物保护、地质灾害危险性、地震安全性、气候可行性等评估评价,入驻区域内符合整体规划和功能定位、属于主导产业的投资项目可不再进行单独评估评价。(牵头领导:刁志刚;牵头部门:各园区管理机构;责任部门:自然资源分局、住建局、水利局、文广局;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三)以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为目标,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一是按照“统一工程规划、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归口管理、统一审计监督、统一评价体系”的总体原则,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独立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按照建设“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的思路,积极配合上级部门构建深度应用、上下联动、纵横协管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二是各部门要按照“共享为常态、不共享为例外”的原则,尽快制定本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清单,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推进各类批准文件、已核发各类证照的电子化录入工作,配合市政务服务局建立市级政务信息共享资源数据库,为跨部门、跨行业信息共享提供保障。2019年要初步建立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一些涉及面宽、应用广泛、有关联需求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牵头领导:王利;牵头部门:区政务服务局;责任部门:区工信与科技局;完成时限:2019年12底前)
(四)以实际效果为导向,进一步简化企业开办程序。一是实现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持续推广市场监管总局工商注册身份验证APP和银行代办电子营业执照服务。二是企业开办实行“多审合一”。2019年将新开办企业设立登记、发票申领、社保登记、银行开户等综合环节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三是企业登记实行“一人通办”。将后台的审批环节前移,实现企业登记“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人通办”。四是推行“容缺受理”登记模式。在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的基础上,企业提交的主要材料齐全,缺少次要材料的情况下,可先审查,待相关材料完备后发证。五是破解“准入不准营”困局。“证照分离”改革涉及的所有事项,要按照新的要求运行管理。事中事后监管事项,要制定事中事后监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充分利用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实现注册登记和市场监管“双告知”、许可审批“双反馈”、部门抽查 “双随机”,坚决纠正重复监管、无序监管,准入不准营问题。(牵头领导:秦玉浩;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五)以创新服务为导向、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为依托,建立与客户信用状况和评级相结合的融资授信服务机制,推广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搭建“银税”“银商”合作平台,扩大以税务信息为参考的信贷投放规模,创新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产品和服务,融资成本明显降低。(牵头领导:王利;牵头部门:金融与投促局;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六)以优化环境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企业税务服务。一是推进“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和其他社会办税为辅、实体办税服务厅兜底”的办税模式,通过“互联网+税务”将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各类税种减免额度进行公开,推动税收优惠政策落地。二是创新发票服务方式。推行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线上申请、网上缴税、自行出票”模式。建立健全实名办税制度,加强信用管理,防范领用、代开发票等各类涉税风险。优化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填报内容,减少纳税人申报纳税准备时间。小微企业财务报表实行按季报送。三是推进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工作。新办纳税人套餐办税事项包括15个办税事项。所有流程中,除纳税人需前往税控设备服务商领购税控设备及完成税控设备发行外,均将实现全程网上办理。新办纳税人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套餐,减少往返办税服务厅次数。(牵头领导:王利;牵头部门:税务局;完成时限:2019年10月底前)
(七)以方便快捷为导向,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设置不动产交易纳税登记综合受理窗口,将分散在住建部门的交易手续、税务部门的税收缴纳、自然资源部门的登记手续整合,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并联审批。2019年要加快推进房屋交易、登记、纳税信息跨部门共享。大力推进不动产数据整合,推动房屋、土地等不动产权籍一体化调查,联合测绘,成果共享。(牵头领导:刁志刚;牵头部门:自然资源分局;责任部门:住建局、税务局;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八)以党建融合为导向,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政务服务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整合资源、统筹力量、集聚人才、推动发展的作用,加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增加人员配备,完善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办理依据、收费标准、岗位职责 “五公开”,信息平台、办理事项目录及办事指南、服务办事流程、业务运行管理监督考核机制、标准办公服务场地和人员管理“五统一”。不断提高基层政务服务组织建设水平,以党的建设促进政务服务建设,以政务服务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服务意识和水平。(牵头领导:王利;牵头部门:区政务服务局;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二、五项创新攻坚目标
(一)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工业项目,只要通过“招拍挂”方式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就建设用地规划、建筑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消防安全等后续审批环节做出书面信用承诺后,即可开工建设。审批部门提前介入,帮助企业改进完善不完全具备条件的审批事项,边施工建设边办理审批事项,在承诺期内完成所涉事项的审批。(牵头领导:刁志刚;牵头部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部门: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前)
(二)工商企业办照即营业。企业只要办理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工商营业执照即可营业。2019年,要在“多证合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被整合证照的相关部门,要全部升级改造各自业务信息系统,实现与市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由登记机关将相关登记信息通过平台共享给相关部门,企业就后续相关证照、审批材料办理作出承诺即可营业。(牵头领导:秦玉浩;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三)个人事项网上办。以农村牧区、城镇社区百姓“办事不出村(社区)”为目标,打通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群众办事难、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2019年,全面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政务服务室建设,实现便民服务网点、VPN外网接入村级全覆盖,偏远地区百姓办事实现网上咨询、网上预审、网上办理、网上告知,实现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进一步下放民政、人社、公安、卫健、农牧、住建、税务、自然资源、市场监管、林业草原等部门业务,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办理、林木权属登记、医疗费用报销、民政救助、养老服务、生育登记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服务前移、下沉基层,在年底前实现80%的个人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婚姻登记、不动产交易、出入境管理等需要当面核实身份的事项除外)。(牵头领导:王利;牵头部门:区政务服务局;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四)建设项目两月办。由区发改委和区政务服务局统一组织协调重点项目审批工作,在一个审批阶段内涉及多个审批事项的,依法整合,并联办理,同步审批。将项目建设单位面对多个行政部门、多个窗口,变为项目建设单位在一个审批阶段只向一个部门、一个窗口提供相关审批材料,由一个部门统一受理,抄告各相关审批部门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统一送达。项目审批中出现问题的,牵头部门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联审会议,提前介入、主动对接、提供全程无偿代办服务。2019年实现建设项目60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许可的目标。(牵头领导:王利;牵头部门:区政务服务局、区发改局;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五)商会协会定监管。各部门在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执法对象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细则,全部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均要明确检查主体、检查内容、检查对象、检查方式,并在年初拟定抽查名单向社会公开。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的第三方参与评价作用,检查主体、检查对象、检查频次、抽查时间由主管部门汇同商会协会根据各部门拟定的年度计划按键确定。进一步完善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做到行政执法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时限,实现一个平台操作,一个平台公示抽查结果。(牵头领导:秦玉浩;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完成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区委、区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各部门要按照“市县乡村”一体化推进的要求,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要成立专门班子,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责任、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二)加强督察检查、健全考核评价体系。2019年,区政府将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作为考核评价各部门及“一把手”的重要依据。同时不定期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结合部门职能和公开承诺事项,对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日常督导。对完成任务目标、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出现问题的部门和单位要公开曝光,并逐级严肃追究问责。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松山时讯、政府网站要开设“推进创新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围绕我区在解决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做法和企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政策解读,集中宣传我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决策部署、进展动态和实际成效。挖掘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加大宣传引导,努力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赤峰市松山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3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