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推进松山区委、区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松山区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坚持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举措,不断释放市场活力,在全区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坚持简字当头,努力在“放”上求突破。商事制度改革后,企业注册登记时限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工作日,并实现企业名称核准、备案登记、地址变更等业务当场办结;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整合相关部门的21个证照,积极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同时实行部分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程序,简化退出机制,放权于市场。
坚持放管结合,努力在“管”上求创新。初步建立以信息公示为基础,信用监管为核心,随机抽查为手段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实现“宽进严管”。在实现涉企信息共享工作格局的基础上, 2018年对长期未营业或连续停业超过6个月以上的僵尸企业进行清理,共吊销企业274户;对逾期未年报的1355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对在异常名录满三年的221户企业列入严重失信企业名单。这些企业将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银行开户等多方面受限制,300多人被限制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等职务,逐步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企业信用监管长效机制。
坚持提升服务,努力在“服”上求提升。按照“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的目标,松山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建立了统一的咨询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服务流程,相继推出营业执照邮政EMS快递到家服务、营业执照丢失挂失公告赤峰日报等媒体在线扫码便民服务。创新服务“个转企”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创业成本,促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完善小微企业名录库建设,依托这一平台落实优惠政策,全区“个转企”户数达200余户。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运用股权质押、银企联合等方式,办理股权出质77起、出资额56.3亿元。
松山区市场监管局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全区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快速增长,2018年上半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5071户,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由改革前的5户增长到现在25户。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核心的商事制度改革,为全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为创业创新、扩大税收、创造财富培育了新生力量,已成为松山区优化环境、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