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谋划 精准发力 松山公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取得实效

来源:平安松山    发布时间:2022-04-27 10:29   

大讨论活动期间,松山区公安分局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开门纳谏,组织开展集中学习20余次,专题培训辅导10余次,参学率达到100%;召开座谈会10场,发放调查问卷1200余份,收集到意见建议17条,全部纳入台账管理推进问题解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坚持用学习治心,从思想上把握好为何学,紧锣密鼓的干

系统部署,多层次推进,突出谋划责任自治区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后,分局第一时间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安排部署具体工作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做好细化分工,成立综合协调、宣传报道、督导检查等7个推进组,健全系统推进有效、统筹保障有力、细化落实有人的工作机制。落细落实,多维度开展,突出机制方式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动各部门负责人开展“集中学”,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学习计划,提高民警学习研讨的针对性。从多维度、多形态开展学习教育。统筹“线上+线下载体,利用“碎片+整体”时间,将学习教育推向纵深。贯穿始终,多方位深入,突出内容成效坚持一盘棋统筹,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作为核心内容和主要课程,教育引导全体民警辅警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牵引贯穿始终。结合优化营商典型案例,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全局民警辅警撰写约960余份以案促改心得体会,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推动大讨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坚持用问责提神,在实践中回答好怎么做,攻城拔寨的干

问策于己,推进工作有力度。结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百项举措,将工作推进至基层所队中心,做到层层推进落实、层层压实责任。构建1+7工作体系,扎实开展开门纳谏听企意、严打整治助企困、安全排查清企患、巡逻防控保企安、优化服务便企行、解困帮扶暖企心、信访化解解企忧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三是“督导推进”抓成效。问效于行,助企纾困有精度。组织各部门进企业,走进矿业、银行、安保、热力、酒店等企业了解企业实情,共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发展;共发放调查问卷1549份,梳理意见建议13条。总结优化营商正面典型案例2个,反面1个,对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梳理汇总问题清单,逐项明确责任,限定问题整改时间,将整改工作落实到位。问需于责,便民利企有热度。公安政务中心推出“3210”工作法,压缩办事时限比例35%,压缩材料比例15.24%,压缩环节比例38.02%,行政审批147项里92项审批业务可当日办结,网上为群众办理业务近百件。强化宣传力度。积极做好大讨论活动宣传工作,发布大讨论活动相关信息102条,自治区媒体采用转发32条,国家级媒体采用转发8条,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坚持用制度管行,在总结中提炼好经验,凝心聚力的干

围绕基层,建立优化营商辖区制度。结合两队一室警务模式改革,进一步明确各派出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职责分工,户籍窗口全面推进减法式弹性式政务服务。案件办理队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商户健康发展、扰乱企业商户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社区警务队负责对辖区企业商户集中区域、大中型商超市场等周边治安整治工作,推动无传销、无非法集资、无假币三无社区建设。围绕警种,建立涉企案件办理制度。设立“侵企案件报警求助服务岗”,建立侵企案件快侦快办机制。严厉打击涉企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商标恶意注册及囤积、无资质代理、虚假宣传等行为。围绕窗口,建立企业服务优化制度。窗口单位推行接待“首问责任制”。民警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立即办理,不属于的也要接待,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做好答复;实行“一次告知制”,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办理内容的相关事宜,保障群众少跑腿;实行“限时办结制”,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在规定或承诺时限内办结服务对象所申请事项;实行“错时预约制”,为服务对象提供预约服务。多种服务制度助推松山公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时刻在路上,松山区公安分局坚持将各项举措落实落细,更深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更好服务企业,依法能动履职,精准高效办案,积极回应企业诉求,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