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街道高标准打造退役军人服务站 用心用情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服务

来源:振兴街道    发布时间:2023-08-22 11:40   

振兴街道下辖13个社区,有退役军人710人、优抚对象45人。振兴街道紧紧围绕上级工作部署,强化软硬建设、丰富活动开展、优化服务保障,用心用情架桥梁,竭力把退役军人服务站打造成退役军人之家。同时,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理念,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先后创建成功了自治区“示范型”和“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2021年12月,被自治区评为百家“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

一、日常工作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夯实基础建设。

服务站以基层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全力落实“五有”“全覆盖”要求,扎实开展退役军人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站长的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机构,党政主要领导每半年听取1次工作汇报,并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纳入街道年度工作要点及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内容。

二是强化人员配置。任命1名退役军人身份的全额事业编制人员,全面负责退役军人工作。明确各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本级服务站站长,积极鼓励辖区退役军人参与社区工作,现有退役军人社区“两委”委员2人。

三是优化基础保障。街道将退役军人工作经费纳入年度支出预算,每年不少于2万元。此外,高标准打造了办公室、接待室及活动室,按照“五公开”等相关要求制挂图板,并在显著位置安装了意见箱。

四是完善制度规范。服务站制定了退役军人服务规范,健全完善了业务培训、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安全保密等9项工作制度,确保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开展。

(二)明确服务导向,提升能力水平。

服务站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主动适应退役军人工作需要。

一是加强工作指导。服务站每月至少1次深入社区服务站调研指导工作,每季度召开1次领导小组会议,每半年通报1次工作进展。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面向退役军人工作者定期开展岗前培训和安全保密教育,并签订保密承诺书,全面提升队伍能力水平,已累计开展培训8场次。

三是加强资源整合。由武装部长担任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将退役军人工作与武装部工作同部署、同落实,让服务工作从参军入伍到光荣退伍形成闭环。

(三)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开展工作。

服务站坚持从实处抓、从难点破,深入落实各项政策要求,切实打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一是做好建档立卡及优待证申领发放。采取“社区+街道”两段化工作方式,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在优待证申领高峰期,将服务窗口拓展为2个,并增配人员和设备;推动辖区照相馆免费拍照,同步推荐使用手机拍照小程序,供退役军人自行选择,确保照片符合要求;协调银行入驻街道办理激活业务,切实做到“一站式”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退役军人,开展上门服务或委托办理。截止目前,已建档立卡808人,领回发放优待证788人。

二是做好退役军人党员管理。将退役军人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疫情防控工作中,155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协助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作风。日常工作中,深入挖掘优秀退役军人党员典型,辖区退役军人党员张文龙同志荣获市级“模范”退役军人称号、张仁政同志荣获市级“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三是做好政策宣传引导。通过发放宣传单、制作公开栏等形式,广泛开展退役军人工作和双拥政策宣传,在重要节庆日举办“军民鱼水情和谐一家亲”庆八一座谈会、“大手牵小手”国防知识讲座等活动共48场次,切实将活动成效转化为广大军民同心合力打造祖国北疆靓丽风景线的生动实践。

四是做好优抚帮扶。有效落实国家优抚政策,及时发放优抚对象补贴。在开展常态化联系、做好“六必访”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梳理生活困难退役军人家庭,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实际问题,形成工作台账,“一户一策”制定帮扶计划,累计慰问46人次,发放慰问物资5.6万余元。

五是做好就业创业。在公益性岗位设置等方面优先考虑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及军属,现已开发退役军人公益性岗位7个,并协助2名军属就业。同时,引进人力资源型社会组织常驻社区,定期开办就业技能培训班,常态化提供就业咨询和就业岗位。此外,每年承办2场以上大型人才招聘会,其中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3场次,共计吸纳460家企业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累计进场求职5.8万人,42名退役军人完成求职登记。

六是做好矛盾纠纷化解。设置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室,创新推行“一律两员三会四步”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邀请律师进驻服务站,配合警务员、网格员两支队伍,联合社区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三方主体,通过面谈式了解、走访式核实、座谈式协商、协议式和解四个程序,确保了矛盾纠纷调处更加及时、依法、高效,深入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截止目前,已化解矛盾纠纷13起,辖区退役军人多年来未发生信访问题。

二、推动示范引领

2012年8月,街道结合辖区退役军人较多的实际和区人武部坐落于辖区的优势,在振兴社区成立了红色兵站,为现役军人、复转退军人及军烈属搭建起沟通、交流、娱乐、服务的平台,打造了社区“大双拥”工作模式,有关工作情况在《中国退役军人》杂志上刊载。

一是推行“菜单式”服务。依托红色兵站,为行动不便或高龄退役军人推行了“菜单式”服务。一方面,开展入户走访,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与辖区124家店铺签订服务协议,制作“菜单式”服务联系卡,只需一个电话即可送货上门。

二是成立红星诗社。指导振兴社区成立了由现役军人、退役军人、辖区党员、居民等36名诗词爱好者组成的红星诗社,用诗词传承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红星诗社以“挖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为宗旨,创办了《映山红》诗刊,现已出版10期,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宣传阵地,被自治区诗词学会评为“内蒙古诗教先进单位”。

三是开办红色讲堂。服务站立足于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指导振兴社区成立了由老退役军人、老干部、老党员等“五老”人员组成的“红色讲师团”,定期深入楼院、校园、家庭、广场、军队等地开设红色讲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和双拥教育,截至目前,讲师团成员已发展到22人,开办讲座160余场次,聆听受益群众3万余人。

四是组建红色连心桥志愿服务队。红色连心桥服务队由振兴社区共建单位党员、辖区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共同组建,志愿服务项目包含上门义诊、义务理发、卫生保洁、红色维权、就业培训、助老服务等内容,积极开展精细化服务工作,特别是积极做好困难退役军人家庭的生活保障。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800余次。

下一步,服务站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上级工作部署,进一步夯实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紧扣主题出亮点,服务大局抓重点,改革创新攻难点,推进服务站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