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负春光耕耘忙

来源:今日松山    发布时间:2025-05-09 16:56   

连日来,松山区抢抓春耕前期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2025年4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今年的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助力粮食丰产增收。

在夏家店乡东新井村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施工现场,几十辆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开足马力,挖高填低、平整土地,一眼望去,曾经零散不规整的土地已具规整、平坦、成片的雏形。
“在全面加快建设进度的同时,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标准,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春耕前建成投入使用。”项目施工负责人许长立介绍。
“以前土地都是细碎化,很难节约种地成本、提高种粮效益。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土地整合以后,田地规整、道路相通,便于节水灌溉、机械化作业,如今这5300亩农田成了‘抢手货’,村民已把土地流转给赤峰农投公司,每亩地流转费由原来800元提高到900元。”夏家店乡东新井村党总支书记张士民喜悦之情溢于表。


据了解,夏家店乡东新井村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面积5300亩,项目建成后,将由赤峰农投公司统一管理运营,致力于打造燕山丘陵式密植高产玉米高效节水示范区,探索“无人智慧农场”运营模式,通过智慧化管理系统,进行北斗导航机械化耕作、无人机飞防飞控作业,可实现自动化灌溉、精准施肥等操作,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方式,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走进哈拉道口镇王家地村已建成的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只见田成块、路成网、渠相连,几台大型播种机正在播种作业。
“如今在高标准农田里用机械播种方便多了,速度快还精准,比以前节约成本。”说起高标准农田带来的变化,种植户曲宝峰如数家珍地介绍:“种植作物省水、省电又增产。去年我种的玉米每亩地增产100多斤,每亩地节约水费50多元。收成提高了,收入也提高了,心里踏实了。”


藏粮于地,藏粮于计。近年来,松山区锚定这一战略目标,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投融并举、共管协力”模式,通过对农田“三打破、五统一、小改大、高改平、弯改直”,持续发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宜机作业、能排能灌、高产稳产、生态友好”为建设标准,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农田防护等措施,将零碎的小田统一改造成集中连片的大田,高标准配套农田输配电、灌溉与排水系统等,高质量提升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2025年,松山区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0万亩,通过春季有利时机抓紧建设,预计5月20日,能够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旱作6万亩、水作12万亩,其余建设任务计划在今年秋季完成。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耕地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有效推动松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松山区农牧局农田建设股股长孙秀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