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11-26 09:56 索 引 号: 1115040401157080X8/2021-26453
部门分类: 主题分类:
文 号: 公开时限:

区直及驻区部门政务服务大厅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情况通报(赤松营组办发〔2018〕27号)

区直有关单位、驻区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松山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赤松党发〔2018〕17号),切实优化松山区营商环境,健全政务服务体系,自11月8日-14日,区营商办对各区直及驻区部门政务服务大厅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实地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从总体上来看,各部门专厅及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部门已经对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高了认识,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便民举措,对原来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整改。区社保局服务大厅自2018年开始取消了退休人员集中年审,积极推行手机、电脑客户端自助年审,并主动与民政、卫计等部门沟通,实现数据共享。区医保局积极与各医院进行信息对接,慢性病续批不需要来医保局审批,医院通过网络与医保局核对后直接报销医药费。区政务服务中心民政婚姻登记窗口、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住房公积金管理处、税务局、公安局、烟草局、国土局等部门针对“一网一门一次”问题清单中,办事群众提出的反复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的问题进行了整改,为办事群众提供免费复印证件的服务;特别是公安车管所目前已经实现“免拓印”(复印和照相免费)、“免提交”(免提交纸质体检证明),“免表格”(免填表格)、“普通业务一窗通办”减免力度较大,效果好。税务局实施了以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人工办税兜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办税环境,方便群众办事。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五减二转一透明”优化流程工作开展不顺畅。部分部门没有按照“五减二转一透明”的工作要求,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主动研究如何压缩时限、减少材料、精简环节,而是以上级文件、法律法规等为借口应付改革,为不压减寻找依据。如文广局、林业局、城管局、烟草局、消防大队等部门的个别事项仍需要进一步压缩时限,部分业务办事群众已经提供了法律规定的各项手续,仍需要部门内部上会研究,给群众带来不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药监窗口的食品、餐饮业务申请材料繁杂,市场监督管理局内部可查验的营业执照资料仍需要办事群众提供。
  二是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部门服务事项进驻不彻底、授权不充分。按照“三集中四到位”和“应进必进”的要求,进驻部门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都应该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并授权到位,避免“前店后厂”“体外循环”。交通局只进驻了运管所的相关业务,路政、海事等业务没有进驻;民政局只进驻了婚姻登记相关事项,其他业务没有进驻;消防窗口只能接件,审批和办结都在原单位。林业局、文广局等部门也存在个别事项没有进驻的现象。国土局大厅只进驻不动产登记业务,其他行政审批事项仍然分散在相关股室。农牧业局所有事项都不能在窗口办结,办理的审批业务都需要局里股站长、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签字,授权不到位,流程复杂不便民。
  三是大厅硬件条件有待提升,办事材料、办理流程公示不充分。因硬件条件限制,就业局大厅分散在一楼和三楼三间办公室内,医保、社保大厅部分窗口也分散在各办公室;政务服务中心面积狭小,服务区面积不足,办事高峰容易拥堵。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户政大厅、社保局、就业局大厅未设置岗位标牌,住房公积金管理处大厅窗口标牌内容过于专业化;医保、社保、就业、公积金大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所没有窗口人员桌牌、工作牌;政务服务中心部分窗口和烟草、社保、就业等专厅没有服务指南、办事流程或一次性告知单,各大厅缺少咨询台,没有引导人员。以上问题造成办事群众进入办事大厅,不清楚“在哪办、找谁办、如何办”,便民程度不够。
  四是人员派驻不到位,业务素质有待加强。农牧业局窗口工作人员不固定,还在实行轮岗制度,部分人员业务不精,或是只精通部分事项。振兴市场监督管理所只有两个窗口两个办事人员,难以满足辖区内工商户的办事需求,排队等候时间较长。医保局正式职工较少,大部分为临时人员,流动性较大。
  五是各部门之间信息不能互通,数据不能替办事群众跑腿。住房公积金管理部与房产部门、银行部门信息不互通,办事群众办理公积金需要自己到房产大厅查询房产信息,到人民银行查询征信信息,到五大银行办理代扣手续。社保局取消集中年审后需要居民死亡信息,民政部门与卫生部门已经可以信息互通,公安部门尚不能信息互通。

三、整改建议

  一是按照“五减二转一透明”的工作要求,主动压减时限、流程、材料。文广局、林业局、烟草局等部门办理时限较长的事项进一步研究压缩办理时限;林业局、城管局、文体局没有法律规定必须上会研究的事项,在受理要件齐全的情况下,由窗口及时办理;市场监督管理局食药监窗口切实减少申请材料,市场监督管理局内部可查验资料实现资料共享,不再要求办事群众提供。
  完成时限:2018年11月底。
  二是严格落实“三集中、四到位”。已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交通局、民政局、文广局、林业局将本部门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到位。农牧业局已进驻的事项要授权到位,减少不必要的领导签字程序,交通局、消防大队审批事项要在窗口完成受理、审核、发证流程,办事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杜绝“前店后厂”“体外循环现象”。
  完成时限:2018年12月底。
  三是加快大厅新址建设,提高公开透明程度。加快人社系统大厅建设进度,待新址投入使用后,将社保、医保、就业大厅分散在各办公室的窗口进行优化整合。社保、就业、住房公积金大厅厅及市场监督管理所合理设置导引图版、窗口标识,制作工作人员桌牌、工作证,确保办事群众“找得见”“看得懂”。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及社保、医保、就业、烟草大厅及市场监督管理所抓紧制作服务指南、办事流程、一次性告知单,实现申请材料、法律依据、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全部公开透明,更加方便办事群众办理业务。
  完成时限:2018年11月底。
  四是窗口人员派驻到位,审批流程便民。农牧业局要长期派驻业务骨干到服务窗口,确保窗口人员能够完成政策解答,业务受理、审批、办证程序,保障窗口工作人员稳定性,便于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残联要将残疾证初审工作下放至乡镇街道办理,实现群众就近办理。
  完成时限:2018年11月底。
  五是切实打通信息壁垒。由区政府协调各部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提出可行的方案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互通。同时,建议各部门积极与市级单位沟通,主动与区其他部门联系,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