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优化营商环境组2023年工作要点商环境组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政务服务局    发布时间:2023-08-28 09:35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落实自治区、赤峰市党委、政府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2023年松山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优化营商环境组职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升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建设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实现新跃升。

一、加强执法监督提升监管效能,不断强化法治保障     

1.定期组织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重点清理涉及“放管服”改革等内容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牵头单位:区司法局)

2.强化涉企收费治理,坚决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利用行业垄断地位违规收费等行为。(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局)

3.严厉打击恶意阻工、寻衅滋事、强揽工程、干扰企业产生产经营的暴力讨债等犯罪活动,全力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4.严厉打击合同诈骗、非法经营、职务侵占、串通投标、强迫交易、“套路贷”等破坏营商环境、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经济损失。(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5.推行“执法+服务”执法理念,推动《自治区生态环境系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试行)》规定的15种情形的“免罚清单”落地落实。(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

6.开展“促进企业合规改革统一行动”,全面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坚持依法平等保护,促进企业守法合规经营(牵头单位:区检察院)

7.开展信用提升行动,建立完善企业信用合规、信用培育、信用修复、抽查容错等制度,形成包容审慎的信用监管机制。(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8.狠抓诉讼、执行、长期未结三个源头,开展“久拖不决”“久结未执”的涉企案件清理工作。(牵头单位:区法院)

9.加强刑事司法保护,审慎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加强民商事司法保护,保护涉案企业信息和声誉,强化涉企“四类二案件”监督管理,缩短案件审理周期,多维度服务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牵头单位:区法院)

10.开展涉企业家申诉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工作。严格落实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疑罪从无等原则,依法甄别纠正涉产权和企业家冤错案件,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为企业和企业家排忧解难。(牵头单位:区法院)

11.加强破产审判工作。健全府院联动机制,定期通报破产案件审理质效,探索挽救企业综合模式,充分发挥破产重整、和解程序功能,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帮助企业赢得生机。(牵头单位:区法院)

二、进一步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2.提升企业登记数字化服务。完善企业登记数字化平台,拓展设立、变更、注销全程电子化登记覆盖范围。依托电子营业执照系统推行“市场主体身份码”。(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13.全面推行企业名称申报承诺制,提高一次核准率。完善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机制。完善企业住所标准化登记信息库,简化登记材料。深入推进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一件事”,优化全程网办功能。探索在相关行业领域企业登记流程中,嵌入环境许可告知性提示。(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分局)

14.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完善全区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门户网站,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门户网站“一网汇聚”。提供集交易信息发布、交易进度查询、评标专家抽取、CA互认、监督管理、能力培训等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实现服务“一网集成”。(牵头单位: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15.配合上级部门使用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移动APP等综合服务系统,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移动办”“指尖办”,最大限度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人为干扰。(牵头单位: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三、深化审批改革和代办服务,加快项目手续办理

16.深化工程项目报建审批改革。巩固提升一站式施工许可、综合竣工验收、区域评估、用地清单制、多测合一、验登合一、中介服务等改革成效。强化“一个系统”功能,全面归并单部门事项办理入口,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程网办。优化规划、土地等审批管理流程,推出更多“好办”“快办”事项。加强房地产登记信息公开和共享,提供购房条件等自助查询服务。严格落实不动产登记当场缴税当场领证或先领证后网上缴税、税费一次同缴等举措。(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自然资源分局)

17.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依法依规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规划用地、环境评价、水土保持、施工许可等手续办理,优化考古勘探、文物保护评价等办理流程,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地方和项目单位加快做好项目征地拆迁、市政配套、工程招投标等准备工作,落实好资金、用工、设备、原材料等,确保项目尽快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牵头单位:区发改委、自然资源分局、生态环境分局、水利局、住建局、文体局、政务服务局等)

18.持续深化重点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聚焦“五个大起底”工作,推动各级政务服务部门主动靠前开展“一项目一方案”精准帮代办服务。推动工作重心继续向园区下移,健全项目代办帮办服务专员、“一企一档”、领导包联等机制。进一步加强代办员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局)

19.编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办事指南,分类优化审批流程,确保政府投资类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限压减至65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类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限压地产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牵头单位:区住建局)

20.优化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方式,2023年底前联合验收项目占比达到60%以上。(牵头单位:区住建局)

21.加快推进“标准地”改革,2023年底前,全区力争实现“标准地”在新增工业用地出让中占比达30%。(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分局)

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

22.人社部门设立人社服务专员,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落地发展提供上门服务,提前对接招商引资企业用工、办公场所、担保贷款等需求,做到“不叫不扰、随叫随到”。(牵头单位:区人社局)

23.帮助企业留才引才,畅通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优秀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不受职称逐级申报、论文、继续教育学时等限制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牵头单位:区人社局)

24.助力企业留才引才,赋予符合条件、有组织开展职称评审意愿的人才智力密集型招商引资企业职称评审权限,引导企业将职称评审与岗位考核、薪酬待遇挂钩。(牵头单位:区人社局)

25.深化用电报装服务,实现“不动产+电力”线上联动过户全覆盖,统一要件清单和办理流程。(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国网蒙东电力公司松山区分公司)

五、主动靠前服务助企纾困解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26.优化人才落户政策,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才落户绿色通道,推进临时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27.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出台《松山区关于做好金融服务五大任务工作方案》及配套调研方案、调度方案和宣传方案。(牵头单位:区金融投促局)

28.不断提高政务公开服务水平,实现松山区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在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公开查询。(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局)

29.建成分类分级、集中统一、共享共用、动态更新的政策文件库,精细化梳理政策文件分类和标签体系,以个人用户、法人用户画像为基础,充分利用蒙速办、区政府门户网站、“今日松山”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精准推送政策文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局)

30.持续做好区政府门户网站“优化营商环境专栏”“惠企政策专区”等专题的信息更新发布工作,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及时威的政策信息。(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局)

31.对市场主体发展趋势、活力、质量等开展深度分析和前瞻性研究,推动出台《松山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年成长计划(2023—2025年)》。(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32.全面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民服务能力,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诉求的职能优势,将各镇街各部门12345热线诉求办理情况纳入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考评体系。(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局)

六、挖掘先进典型,加强总结交流推广经验做法

33.鼓励支持各部门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从“微改革”和“小切口”将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通过场景应用重塑业务流程,推出更多系统性改革创新举措,形成一批原创性、差异化的典型经验做法,打造更多营商环境“单项冠军”。(牵头单位:区各有关部门)

34.各部门要大力选树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定期公布先进典型示范案例,做好典型经验做法复制推广借鉴,推动互学互鉴走深走实,创新引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区各有关部门)

七、树立松山区正面形象,更好服务招商引资大局

35.全面树立松山区正面形象。激励干部改进作风,树立松山区干部担当作为的形象。弘扬热情、直爽、豪放的传统,树立松山区人民讲诚信、守信用的形象。多宣传报道充满正能量的人、事和自然风光,树立松山区真善美的形象。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树立松山区人不拖拉的形象。建章立制,推动各方面工作有章法,树立松山区人办事有规矩的形象。讲究细节、精准服务,改变办事粗放形象。(牵头单位:区各有关部门)

36.按照营商环境评估机制,落实好各项评价指标。全力推动营商环境评估问题整改,开展2023年度营商环境评估工作,以更优的营商环境,服务招商引资大局。(牵头单位:区各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