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松山区基础教育工作总结

来源:松山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3-02-21 10:23   

2022年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按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勠力同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工作主线,在创新、规范、服务上下功夫,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规范阳光招生,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强化特色创建视导,注重质量监测分析,创新工作举措,谋发展抓落实。

一、强化领导队伍建设,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为搭建中小学校长合作、共享、交流、对话的平台,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学习型、业务型、实践型和教育家型的学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2月21日至22日,召开了主题为“为了更好的教育——重塑学校教育生态 回归教书育人初心”第八届校长论坛。

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科学谋划松山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落实新方案、新标准和新高考,探索新的“教与学”有效策略,在聚焦“减负提质”大趋势下促进校际交流和提升,充分发挥“学科首席专家”“名师工作室”“学科基地校”全区教育教学中的辐射拉动作用,切实推进我区教育教学持续向好发展。1028日召开了全区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会议表彰了115名“名师工作室”的名师代表、117名“优秀班主任”、78名“优秀德育工作者”、77名“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命名第二批课堂教学改革基地学校14所。

为实现教育教学工作新突破,统筹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新时期我区教育教学工作要做好“六个始终坚持”,即始终坚持“质量”的核心地位、始终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始终坚持向教研要质量、始终坚持向创新要质量、始终坚持向团结要质量、始终坚持“质量”“安全”两手抓、两手硬。 

三、弘扬优秀经典文化,拓宽文化育人途径 

为开展好经典诵读工作,激发未成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经典诵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5月24日成功举办“经典筑梦向未来”第五届“圣贤杯”经典诵读评选活动。

四、注重关键领域建设,强化“减负提质”落地

一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4月18日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松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通知》,历时两个月组织义务教育阶段12个学科36场次,600多人次的课堂教育观摩、研究活动,聚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改革研究与课堂教学指导,寻求符合松山实际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和路径。二是聚焦新课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7月22日印发《关于统一组织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开展2022版新课标培训的通知》,区教学研究中心组织14个学科教研员对全区中小学班子成员、专任教师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和现场测试,参训人员对新课标、新理念、新要求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提升,为高质量学科教学提供专业支撑。三是指导特色项目建设,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为全面了解各校特色项目创建,4月下旬,对全区46所中小学进行中期视导,重点是查看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双减工作落实、课后服务开展的实际成效,对申报的特色项目进行审视和指导。

五、推进“阳光工程”,规范学籍管理,强化控辍保学,促进教育公平

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秩序,强化学籍管理和控辍保学工作,引导学校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公正。

一是科学部署全区中考、会考及高中招生报名学籍审核和高中特长生加试工作。二是严格执行《赤峰市松山区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秋季招生工作指导意见》文件精神, 11642名适龄儿童被合理地分配到各城区中小学。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转入、转出管理。四是强化防流控辍工作。

建立“双线”常态化教学融合机制

本年度疫情频发,局党组审时度势,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并下发了《松山区中小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双线”教育教学工作常态化规范管理实施意见》常规性指导文件。适时开展“双线”教学,注重师生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强化重点关爱工作

认真落实自治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保障残儿入学率,重视残儿的关爱工作,广泛开展“一个都不能少”主题创建活动,逐年增加特殊教育投入,2022年区教育局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40万元,建设了3个特殊教育资源室,补助送教上门专项资金14万元,为区域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强民办教育管理,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

为规范民办学校管理3月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松山区民办学校管理的实施意见,逐步提升民办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

、重视区域基地校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促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两个年度共遴选了27所课堂教学改革基地学校,为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和带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助推作用。

、强化文明校园建设,全力推进创城工作

全区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建文明校园为载体,全方位、多举措抓好教育系统创城工作。自4月起成立工作专班,每周调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按月安排部署。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电子屏、标语、宣传栏等载体营造创城氛围。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单位

局党组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民族政策宣传月、宣传周开展“守望相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及时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全区各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单位创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