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解读

来源: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29 09:21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稳步提升,有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局面。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探索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将为全市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作为自治区人口大市,传统产业多,人口密度大,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灾害不确定因素复杂,应急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应急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现阶段应急管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迫切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筹“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推进市域应急管理现代化,筑牢北疆安全屏障,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以及《赤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应急体系建设发展实际,印发了《规划》。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遵循规划传统体例,《规划》分五大部分。其中:

一是现状与形势。既充分肯定“十三五”期间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也重点分析了“十四五”时期面临的严峻挑战与重大机遇。

二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坚持党的领导、综合治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预防为主、系统施治,坚持改革创新、精准施策”四项基本原则,并提出“到2025年综合应急救援能力达到自治区先进水平,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到2035年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赤峰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奋斗目标。

三是主要任务。按照“目标指引任务”的原则,提出了“八个完善”的主要任务,其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一项任务旨在回答“谁来防、谁来救”;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安全生产防控体系、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三项任务旨在回答“如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完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两项任务旨在回答“如何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完善人才科技支撑体系、完善应急宣教培训体系两项任务旨在回答“如何推进应急管理社会共治”。

四是重点工程。为发挥好重大工程项目对《规划》实施的关键载体作用,《规划》聚焦大事、急事、难事,按照可细化、能落地、见成效的原则,提出了灾害风险隐患调查、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能力提升、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森林消防队伍能力提升、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城镇抗震防灾能力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安全教育体验基地建设等9项重点工程。

五是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资金保障、加强协调衔接、加强监测评估等4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三、《规划》印发实施的意义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回答了“谁来防、谁来救”“如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如何推进应急管理社会共治”三个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对完善“十四五”期间赤峰市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赤峰市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原文件: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赤峰市“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